2025版《中国药典》通则1101无菌检查法
Q
移液管读取深色溶液刻度
A
方法:将液面凹面与刻度线水平对齐,在光线充足处读取(必要时背光观察)。高锰酸钾等深色溶液以液面最低点为准,避免视觉误差。
Q
留样数量不足的处理
A
合规做法:优先保证关键项目(如无菌、内毒素)的完整检测,非关键项目可暂缓或减少频次,但需记录并评估风险。不得拆分样品导致单项目数据不完整。
Q
十万级洁净区工艺用水取用
A
要求:
- 塑料桶需为无菌级材质,密封转运,并验证储存时间(通常≤24小时)。
- 取水过程不得污染洁净环境,需记录取用时间及有效期。
Q
临期原材料对成品效期的影响
A
结论:不影响。成品有效期(2年)从生产日期重新计算,但需确保原材料使用时仍在效期内。
Q
紫外吸光度数据均值计算
A
规则:按GB/T 14233.1-2023,若两组平行数据均合格,取全波段(250~320nm)所有极值的均值,而非仅250nm数据。
Q
环氧乙烷残留检测标液使用
A
要求:
- 必须上样EO标液(浓度建议1~10μg/mL),用于绘制标准曲线。
- 样品浓度需落于曲线线性范围内(通常R²≥0.99)。
Q
蒸发残渣恒重操作
A
天平精度:至少0.1mg(万分之一天平)。
数值增大原因:环境湿度变化、冷却时间不足或天平漂移。
排除方法:延长冷却时间(如30分钟),恒温恒湿环境下操作。
Q
浓硫酸移液器使用
A
建议:
- 避免塑料枪头(可能被腐蚀),改用玻璃移液管或耐酸移液器(如PTFE枪头)。
- 极少量(<100μL)可用微量注射器。
Q
洗脱法回收率验证
A
标准参考:
- 依据《中国药典》9201“药品微生物检验替代方法验证指导原则”,回收率应≥70%。
- 操作:用已知浓度微生物悬液污染样品,洗脱后计数,计算回收率(=洗脱菌数/初始菌数×100%)。
Q
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浓度
A
解析:
- c(1/5 KMnO₄)=0.1mol/L 表示当量浓度,实际KMnO₄对应摩尔浓度为0.02mol/L(因反应中MnO₄⁻获得5电子 0.1/5=0.02)。
Q
三类医疗器械灭菌与无菌检查要点
A
灭菌方法:
- EO灭菌:验证残留(GB/T 16886.7)。
- 辐射灭菌:剂量确认(ISO 11137)。
- 湿热灭菌:F0值≥12(药典)。
Q
无菌检查法规
A
- 标准:2025版《中国药典》1101、ISO 11737-1。
- 判定:阴性对照无菌生长,阳性对照生长良好。
Q
方法学验证
A
- 抑菌性去除:中和剂验证(如聚山梨酯80)。
- 培养基适用性:促生长试验(6种标准菌株)。
。
2025版《中国药典》通则1101无菌检查法
Q
移液管读取深色溶液刻度
A
方法:将液面凹面与刻度线水平对齐,在光线充足处读取(必要时背光观察)。高锰酸钾等深色溶液以液面最低点为准,避免视觉误差。
Q
留样数量不足的处理
A
合规做法:优先保证关键项目(如无菌、内毒素)的完整检测,非关键项目可暂缓或减少频次,但需记录并评估风险。不得拆分样品导致单项目数据不完整。
Q
十万级洁净区工艺用水取用
A
要求:
- 塑料桶需为无菌级材质,密封转运,并验证储存时间(通常≤24小时)。
- 取水过程不得污染洁净环境,需记录取用时间及有效期。
Q
临期原材料对成品效期的影响
A
结论:不影响。成品有效期(2年)从生产日期重新计算,但需确保原材料使用时仍在效期内。
Q
紫外吸光度数据均值计算
A
规则:按GB/T 14233.1-2023,若两组平行数据均合格,取全波段(250~320nm)所有极值的均值,而非仅250nm数据。
Q
环氧乙烷残留检测标液使用
A
要求:
- 必须上样EO标液(浓度建议1~10μg/mL),用于绘制标准曲线。
- 样品浓度需落于曲线线性范围内(通常R²≥0.99)。
Q
蒸发残渣恒重操作
A
天平精度:至少0.1mg(万分之一天平)。
数值增大原因:环境湿度变化、冷却时间不足或天平漂移。
排除方法:延长冷却时间(如30分钟),恒温恒湿环境下操作。
Q
浓硫酸移液器使用
A
建议:
- 避免塑料枪头(可能被腐蚀),改用玻璃移液管或耐酸移液器(如PTFE枪头)。
- 极少量(<100μL)可用微量注射器。
Q
洗脱法回收率验证
A
标准参考:
- 依据《中国药典》9201“药品微生物检验替代方法验证指导原则”,回收率应≥70%。
- 操作:用已知浓度微生物悬液污染样品,洗脱后计数,计算回收率(=洗脱菌数/初始菌数×100%)。
Q
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浓度
A
解析:
- c(1/5 KMnO₄)=0.1mol/L 表示当量浓度,实际KMnO₄对应摩尔浓度为0.02mol/L(因反应中MnO₄⁻获得5电子 0.1/5=0.02)。
Q
三类医疗器械灭菌与无菌检查要点
A
灭菌方法:
- EO灭菌:验证残留(GB/T 16886.7)。
- 辐射灭菌:剂量确认(ISO 11137)。
- 湿热灭菌:F0值≥12(药典)。
Q
无菌检查法规
A
- 标准:2025版《中国药典》1101、ISO 11737-1。
- 判定:阴性对照无菌生长,阳性对照生长良好。
Q
方法学验证
A
- 抑菌性去除:中和剂验证(如聚山梨酯80)。
- 培养基适用性:促生长试验(6种标准菌株)。
。